Omicron(B.1.1.529)的傳播 SARS-CoV-2 在旅客指定的防疫旅館中引起關注的變種:消除 COVID-19 策略的挑戰
隨著 2019 年冠狀病毒(COVID-19)在開始在全世界大流行及冠狀病毒(SARS-CoV-2)不斷在全球變異,近 2 年來,世界各地已採用各種控制策略。在西方大部分國家逐步解除邊境管制和檢疫措施的同時,中國大陸和香港等西太平洋地區仍實施以「零確診 COVID19」為目標的消除策略,入境旅客必須在指定的防疫旅館(DQH)內接受檢疫長達 21 天。但是,DQH 並非為隔離目的而設計,特別是對於可能通過空氣傳播的傳染病,DQH 可能是 COVID-19 傳播的潛在場所。
我們最近報告了一起社區爆發的境外 SARS-CoV-2 β 變種事件,原因是 DQH 中可能存在旅館內傳播。DQH 以煙霧進行測試的結果顯示,氣膠可能會從客房洩漏到走廊,當門打開時,相鄰房間的客人可能會吸入傳染性氣膠。我們還進行了 DQH 中的旅館工作人員的血清學調查,結果並沒有顯示 COVID-19 旅客到員工之間有傳播的血清學證據,確保了有效的旅館工作人員的感染控制培訓,以防止了旅館內工作人員間的傳播。事件發生後,可攜式空氣淨化機與高效微粒空氣過濾機就安裝在 DQH 的走廊中。住宿旅客在開門時必須戴上外科口罩,以確保相互保護。
儘管採取了這些額外措施,但仍報告了另一起在 DQH 內傳播 SARS-CoV-2 的事件。
無症狀指標病例(M/36)在 2021 年 6 月完成了兩劑 BNT162b2 mRNA COVID19 疫苗(BioNTech),具有 1142 AU/ml(2021 年 11 月 14 日)的抗-刺突蛋白受體結合結構(抗 RBD)。繼發病例(M/62)也在 2021 年 5 月完成了兩劑 BioNTech。他在到達後第 8 天出現呼吸道症狀,住院後臨床穩定,抗 RBD 為 250 AU/ml(2021 年 11 月 19 日)。
兩個病例都沒有慢性病。從這兩個病例中採集的標本的全基因定序僅相差 1 個核苷酸,屬於 Omicron 變體(B.1.1.529 譜系)。為了了解傳播機制,在2021 年 11 月 22 日現場調查中進行了煙霧測試。煙霧測試顯示,緊鄰兩個房間(指標案例:A 房間;次要案例:B 房間)的走廊(寬度:1.5 m;高度:2 m)有空氣停滯,當客房的門突然被打開時,有瞬間的房間向外的空氣流動。因此,當門打開時,無論是全開門或微開門,攜帶病毒的氣膠可能會進入第二例病例的客房(圖 1a 和 1b)。
圖 1(1a & 1b):煙霧測試示意圖,以證明 Omicron(B.1.1.529)、SARS-CoV-2 的空氣傳播潛在機制旅客指定隔離旅館房間之間的關注變種。
圖 1a:顯示門突然打開時客房與走廊之間的氣流方向(走廊裡的窗戶都關上的情形)。
圖 1b:顯示門打開時客房和走廊之間的氣流方向,無論是微開還是大開。當門被廣泛打開時,顯示了房間門上部三分之二處的向內氣流和靠近地面的向外氣流。當門稍微打開時,我們也看到地板附近有輕微的向內氣流(走廊裡的窗戶都關上的情形)。
事實上,經我們直接詢問,指標案例開門取食或丟棄垃圾袋時沒有戴口罩或只戴布口罩。我們還評估環境污染的程度。使用前面描述的方法從 B 室採集了環境樣品。2021 年 11 月 22 日(3 天後移出確診者)從不可觸及的較高處的表面(牆壁或天花板:50 cm* 20 cm)採集的 8 個樣本之一(12.5%)經過 RT-PCR 檢測 SARS-CoV-2 呈現陽性(循環閾值:39)。該環境樣品的部分刺突基因序列與病例的核苷酸 100% 為同一來源,顯示Omicron變種在空氣中擴散。此外,B 房間 39 個經常接觸的表面中有 21 個(53.8%)呈現陽性,陽性率是之前報導的隔離室污染率的 8 倍。
SARS-CoV-2 B.1.1.529 首次在樣本於 2021 年 11 月 9 日採集,並於 2021 年 11 月 24 日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有關它的出現與南非 COVID-19 感染的急劇增加有關。在這次事件中已經證明了 Omicron 變種的潛在空氣擴散、造成廣泛的環境污染和經由空氣傳播的途徑,這可能會對香港追求「零確診 COVID-19」的策略遭受極大的挑戰。雖然在醫院使用空氣傳播感染隔離設施可以預防 COVID-19 的院內傳播,但對於 DQH,除了加強環境消毒和個人防護用品人員使用培訓外,我們能做的是最大限度提高客房的排氣量,進一步增加新風供應及在走廊補充設置空氣淨化機,或者對於從具有 Omicron 傳播的高風險地區返回的旅客,可以考慮在開放區域設有單獨的隔離單元和自然通風的隔離房間或更頻繁的檢測作業。
(By The Lancet, 12/23/2021)
Dr. J 評論
本篇香港最近的研究報導,將防疫旅館利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煙霧測試以瞭解氣流的流向,並採集環境樣品以證明防疫旅館開房門時病毒藉由空氣傳播的可能性,值得我們借鏡審思。以香港例子,一旦開門時將瞬間造成氣流的移動而後靜止留存在另一房間內,這將有可能造成鄰近旅客染疫的風險,台灣防疫旅館的問題也可以參考香港的調查方式來進行。
以香港例子,一旦開門時將瞬間造成氣流的移動而後靜止留存在另一房間內,這將有可能造成鄰近旅客染疫的風險,防疫旅館本來就不像醫院有完整的空調防疫措施,故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強化新風的引進、空氣的流通、在客房空調系統或燈具加裝 UVC 或是以空氣清淨機等設備進行內循環的空氣清淨,都是防疫旅館可以諮詢專家考慮的方式,避免病毒在空氣傳播的途徑與濃度量,降低感染 Omicron 的機率。
TIEQM台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持續與產官學密切互動,定期舉辦實務研討會,進行國際相關協會交流,建立相關技術指引,集結本會各專業領域顧問,提供健康室內空氣品質標章、安淨標章、室內空氣品質監測儀認可制度認與室內空氣品質問題整體解決方案,給予場域可視化的場域標示,讓民眾能選擇擁有良好室內空氣的環境。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