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ieqm2018

室內空氣品質認證與消費者意願調查研究:臺灣經驗分析

引言

研究指出,人們大約有80-90%的時間在室內環境中度過,而室內空氣品質(Indoor Air Quality, IAQ)若不佳,將嚴重危害健康、降低工作效率並影響生活品質。特別是在COVID-19疫情期間,由於通風受限,室內空氣品質惡化問題更為凸顯。因此,改善IAQ不僅對健康至關重要,亦可提高生產力並減少缺勤率,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


室內空氣品質的定義與影響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健康的IAQ定義為:「空氣中不含有害污染物濃度,且至少80%的使用者對空氣品質表示滿意。」美國環保署亦指出,IAQ涉及建築物內外的空氣品質,並與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適性密切相關。研究顯示,改善IAQ能提升工作效率,減少工作壓力,並增加工作滿意度。


臺灣的經驗

自1998年起,臺灣環保署開始調查相關工作場所的室內空氣品質,並於2011年制定《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成為繼南韓之後第二個將IAQ管理納入法制的國家。該法案適用範圍逐步擴大,目前涵蓋博物館、金融機構、表演廳、影城、KTV和運動中心等多類場所。

2021年,臺灣政府推行自主管理認證制度,分為「優等」和「良好」兩個等級,鼓勵公共及私人場所主動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並透過持續監測和資訊公開提升公眾信任度。


研究設計與方法

本研究於第二屆「台灣室內空氣品質週」2020年9月26-27日在板橋及烏日高鐵站進行問卷調查,共回收337份有效問卷。問卷內容包括:

  1. 受訪者基本資訊

  2. 對IAQ的認知與經驗

  3. 對IAQ認證的看法

  4. 認證資訊展示方式

  5. 在認證場所的消費意願

透過分層回歸分析,本研究探討了IAQ認證對消費意願的影響及其他相關因素。


調查結果與分析

受訪者特徵分析

  • 地域分布:56.1%來自北部,43.9%來自中部。

  • 性別與年齡:68.8%為女性,41-60歲為主要年齡層。

  • 教育背景:42.4%具有大學學歷,熟悉法規者占49.9%。


對IAQ的認知

受訪者對PM2.5、二氧化碳(CO2)及甲醛(HCHO)的認知度較高,但對其他污染物(如臭氧、真菌)相對陌生。


回歸分析

結果顯示,IAQ認證的分類標準、是否符合國際標準,以及持續的監測與資訊公開均顯著影響消費意願。其中,女性和居住於北部的受訪者更傾向選擇通過IAQ認證的場所。


討論與結論

IAQ認證對促進健康及吸引消費者具有潛在價值。然而,本研究亦發現兩項待改進之處:

  1. 認證標準未涵蓋PM2.5,與國際標準尚存差距。

  2. 認證過程中缺少了持續監測要求,僅依靠標章難以確保即時資訊透明。


本文乃由台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鄭仁雄理事長與中華大學胡至沛教授共同合作的研究論文, 2021年發表於Atmosphere 期刊, 供有興趣人士參考, 本會未來建議:

  1. 完善認證標準:將PM2.5及 TVOC納入認證要項,並提升整體標準與國際健康建築空氣品質標準接軌。

  2. 強化資訊公開:推廣持續監測機制,確保公眾可隨時掌握空氣品質動態資訊。

  3. 加強教育與宣導:透過講座及公開活動提高民眾對IAQ的重視,促進健康與環保意識。


臺灣推行IAQ政策已有十餘年,儘管成效顯著,但仍需透過持續研究與政策優化進一步提升公共與私人空間的空氣品質管理水準。


(論文來源: 胡至沛, 鄭仁雄, Indoor Air Quality Certification and Consumers’ Willingness Taiwan Experience, Atmosphere 202112(10), 1320)



87 次查看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