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tieqm2018

減少呼吸道病原體的空氣傳播:COVID-19 緊急情況結束後的新開始

本文深入探討了隨著COVID-19公共衛生緊急狀態的結束,如何通過管理室內空氣來減少呼吸道   病原體傳播的新策略。作者指出,在過去3年的COVID-19大流行期間,人們對空氣傳播機制的認知有了重大突破,並且已經證實通過改善通風、空氣過濾和消毒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室內感染風險。文章綜合了兩次國家科學院研討會的成果,全面梳理了相關的科學進展、實施挑戰和未來需求。    首先,本文回顧了COVID-19大流行初期對SARS-CoV-2空氣傳播機制的爭議,並指出隨後的大量實驗和觀察研究已經確認氣溶膠和飛沫在病毒傳播中的關鍵作用。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通過確保足夠的通風、高效過濾和紫外線消毒等手段,可以顯著降低室內空氣中病毒濃度,從而減少傳播風險。這些干預措施的效果在學校和公共交通工具等具體場域也都得到了驗證。   不過,文章也指出,實際應用中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我們仍缺乏對吸入空氣中病毒濃度和感染風險關係的精確認知,難以設定明確的感染控制目標。其次,現有建築通風狀況的大資料缺乏,很難全面評估通風不足的範圍。雖然一些新興空氣清潔技術顯示出其有效性,但其長期健康的影響和標準化評估仍需進一步研究。最後,在實際示範專案中推廣這些干預措施還受到技術、管理和政策等多重障礙的制約。   為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未來需求,包括:制定包含感染韌性和公平考量的新標準;優化建築設計以提高感染預防;開發新的通風技術;達成所需通風量的科學共識;建立新空氣清潔技術的評估方法;加強相關從業人員的培訓;爭取更多政府資金支持;在學校開展示範專案;加強公眾溝通教育等。只有通過這些措施,我們才能更好地利用管理室內空氣的方法,為因應未來潛在的呼吸道傳染病大流行做好準備。

(From: Reducing Transmission of Airborne Respiratory Pathogens-A New Beginning as the COVID-19 Emergency Ends, 5/10/2024)


24 次查看

Comments


bottom of page